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金会动态
为了黑土地的笑脸-万豪国际集团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秋收时节,沃野流金。10月10日,万豪国际集团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代表一行共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对双方共同发起的“绿色未来”黑土地保护公益项目进行实地探访,并与项目参与农户进行了交流。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商务委员会主席Michael Lunn(龙麦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春龙、万豪国际集团中国北区商务委员会主席张英杰等参加探访。

  探寻科研基石,解码黑土地保护的“科技密码”
  万豪国际集团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一行首先来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家在专家的引导下,系统参观了研究所的综合展厅、现代化农业实验站及湿地标本馆。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土壤样本对比和动态数据模型,直观地了解了黑土地的形成、退化过程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演进历程。在农业实验站,不同耕作模式下的试验田形成了鲜明对比,让“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等技术的科学原理和生态效益一目了然,也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每一项田间技术的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员长年累月的智慧与心血。
  (梁爱珍研究员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
  深入田间地头,见证“绿色未来”的丰收实景
  午后,代表团一行抵达“绿色未来”黑土地保护公益项目的核心区域——农安县华家镇黑土地保护技术示范区。大家不仅近距离观摩了机械化收割的壮观场面,更走进玉米地,详细查看了秸秆的腐化情况,与测产人员一起,了解了玉米的产量,体验了收获的喜悦。捧着饱满的玉米,抓起富含有机质的黑土,直观感受着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双重效益:一方面,机械化作业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另一方面,秸秆还田有效减少了土壤风蚀水蚀,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让曾经“变薄、变瘦、变硬”的黑土地有了重新焕发生机希望。这种“用养结合”的模式,正是项目致力于推广的“单产提升型保护性耕作”的生动实践。
   
  共聚一堂,擘画黑土地保护的宏伟蓝图
  实地考察结束后,万豪国际集团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一行在东北黑土地保护研究院与参与“绿色未来”黑土地保护公益项目的合作社代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专家进行了座谈。
    
  在座谈会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和目标。他说:“基金会始终致力于搭建一个汇聚社会力量、推广先进技术的公益平台。‘绿色未来’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它精准契合了基金会通过公益行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初衷。”刘春龙秘书长也特别感谢了万豪国际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远见和坚定支持,感谢东北地理所的专业支撑。他说:“粮食是国家的根本,我们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要把有意义的事情长期的做下去。未来,基金会期待与万豪集团、东北地理所持续深化合作,将农安县的成功经验系统凝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黑土地保护中国公益方案’,从而影响到更广泛的区域和更多的农户,让黑土地保护取得更大的社会成效。” 
  亚宾合作社杨莉讲述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搞了十多年保护性耕作,最大的难题就是打破农户的观望心理。今年的‘黑土地保护公益项目’,真正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提供了农资,更带来了技术和视野。现在,我们示范田里喜人的长势,就是最好的广告——观望的农户变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我们带动大家保护黑土地的劲头更足了,我们期待黑土地早日绽放出微笑!”
  受益农户代表用朴实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项目带来的最真实的变化:“以前啊,我们总以为地就得深翻、深松,结果呢?风一刮,黑土满天飞,地越种越硬,化肥越用越多,产量却上不去。刚开始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时,我们这些老把式心里都打鼓,觉得这‘埋汰’玩意儿能行吗?结果没想到,就这一招,给土地盖了层‘被子’,保水又保墒。你扒开土看看,又黑又松软!现在化肥用量少了,玉米棒子反倒更饱满了。这地是咱的命根子,现在把它养好了,不光我们这代人增收,子孙后代都有依靠。真得感谢基金会和万豪不光给我们支持,还请专家手把手地教,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万豪国际集团代表分享了此行的感受:“之前就对项目有所了解,但亲眼所见,依然深受震撼。参与示范耕作的合作社和农户们做了非常了不起的工作。我们坚信,保护土壤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与万豪集团始终秉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我们希望支持的,正是这样能够切实帮助当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让万豪酒店所在的社区和城市真正从中受益。未来,我们将为守护这片珍贵的黑土地贡献更大的力量。”
  此次实地探访与交流,不仅是对“绿色未来”项目过去一年辛勤耕耘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合作方向的清晰规划。项目在农安县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了社会力量与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及农户协同合作的巨大潜力,为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望未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万豪国际集团将继续携手,不断扩大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黑土地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