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项目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抗疫复苏-食物与生物多样性专项基金 > 项目动态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抗疫复苏-食物与生物多样性”专项基金开展项目考察

  6月8日至10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一行赴海南开展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抗疫复苏-食物与生物多样性”专项基金项目考察,探访了海南大叶种茶野生群落,山兰稻种植、深加工基地,并与当地群众进行了座谈。

  白沙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中部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民族多样,农耕传统独具特色。野生茶以海南大叶种为主,海南大叶种植株高大,分枝部位高,分枝较稀,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开花季节主要为11月至次年2月,野生茶树开花量少、花朵较小。野生茶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栽培发源地的“活化石”,也是未来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具有独特珍贵的生物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是我国茶产业必须加以重视保存和提升研究价值的原始茶树种质资源。山兰稻种植历史悠久,是海南黎族先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筛选出来适宜干旱山地种植的旱稻品种。经过黎族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包括弥足珍贵的山兰稻种植资源、独具特色的耕作技术、特有的砍山兰农具、独具芬香的山兰酒、独特文化韵味的山兰歌、富有民族特色的山兰节等内容丰富的山兰稻作文化系统。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专家,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白沙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相关同志参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