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项目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巨树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 项目动态
七十二米巨树影像出山
  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多特瑞(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支持开展的“巨树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所拍摄的中国已知实测最高的72米珍稀物种秃杉巨树通过影像与公众见面,产生广泛影响。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由中国著名摄影师奚志农老师牵头的专业团队历经艰难,于2021年9月12日进入高黎贡山进行拍摄,经实地测量,从树根到树冠高达72米,拍摄考察中初步发现了十几种附着在巨树上的野生植物。工作人员对巨树进行了细致的、全方位的拍摄记录,最终完成了《中国巨树—高黎贡秃杉》纪录片和72米秃杉巨树等身像的后期制作,将中国已知实测最高的巨树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引来不少专业人士和公众的欣赏与赞叹。
  位于中国云南高黎贡山境内的此片秃杉林是目前国内野生秃杉林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珍稀植物特种群。对于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植物区系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
  秃杉是目前有数据记录的欧亚大陆人工攀爬的最高树种,为杉科台湾杉属,中国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现主要残存于我国云南西部怒江流域的贡山(其期、念旺洛)、福贡;湖北南部的利川、毛坎;贵州东南部的雷公山和缅甸北部等区域。其树形高大笔直的秃杉在阔叶林中极为醒目,有着直冲云宵的态势。
  作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巨树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纪录片《中国巨树—高黎贡秃杉》和巨树等身照是由多特瑞(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捐赠支持拍摄的,也是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支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系列活动之一。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前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项目成果进行了系列宣传,2021年10月13日野性中国微博同步发布了巨树的视频短片和相关文章,微博文章阅读量192万次,微博视频播放量达42万次,转发量1480次。2021年国家地理11月刊,高黎贡山专辑刊登了由野性中国合作科学家,上海辰山植物园研究员钟鑫撰写的文章《什么样的环境造就巨树,我们又该去中国的哪些区域寻找这些巨人?》,其中对巨树生态系统和攀树过程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对中国的其他巨树的存在做了预测和期望。
  近期,“巨树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将开启第二阶段拍摄工作,继续为支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出贡献。
  扎根大地,向上生长。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唤起公众保护野生植物的意识。也希望有更多爱心企业扎下根来,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