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水井坊街道绿社区公益会
3月7日晚8:30,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资助,爱国者国际化联盟支持,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水井坊街道绿社区公益会主办的“不同垃圾调理剂的蚯蚓堆肥法处理有机厨余垃圾研究”项目深入探究实验方案最终确定。
该方案选择秸秆为垃圾调理剂,对蚯蚓堆肥法处理有机厨余垃圾进行进一步研究。方案讨论在学校教室展开,历时7天。项目负责人郝艳芬及项目其他有关人员全部参与了实验方案的讨论与制定。在方案讨论过程中特别邀请了科研经验丰富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水井坊街道绿社区公益会会长刘耀源来进行指导。
项目负责人郝艳芬在讨论会上讲话
在讨论之初,项目负责人郝艳芬以项目的已有基础为立足点,详细分析了上阶段实验探究所取得成果,并且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项目深入探究实验的实验目的。随后,大家进入了实验方案的激烈讨论阶段。
实验方案初步确定后,项目组还特别邀请科研经验丰富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水井坊街道绿社区公益会会长刘耀源进行检查指导,并且在刘耀源会长的检查指导下发现了实验方案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在项目全体人员的思考下,终于修改完善了实验方案。
实验室成员开会讨论方案
“不同垃圾调理剂的蚯蚓堆肥法处理有机厨余垃圾研究”于2012年8月开始实施,2013年1月申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小额资助项目正式成功,2013年3月1日正式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此次深入探究实验方案的制定标志着“不同垃圾调理剂的蚯蚓堆肥法处理有机厨余垃圾研究”项目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