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碳行动”是由爱心企业捐资设立的公益项目,用于支持环境保护相关研究、援助、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总结实际经验,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指引,“绿碳行动”拟就下列两个研究方向征集承担单位。
一、研究方向
方向一 |
|
课题名称 |
农业碳汇产品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
研究产出 |
产出不少于4万字的《农业碳汇产品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报告》一份 |
研究内容 |
在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对农业碳汇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概述、价值实现路径案例量化、价值实现路径可行性分析、价值实现机制建议等。 |
预算 |
不超过30万元 |
执行周期 |
协议签订后三个月内完成 |
方向二 |
|
课题名称 |
环境监管体制下的中国环境政策完善研究 |
研究产出 |
产出不少于3万字《环境监管体制下的中国环境政策完善研究》研究报告一份 |
研究内容 |
梳理分析环境监管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基本特征,归纳总结国外在环境管理体制与政策制定执行领域的成功做法,基于典型案例,找出决定政策有效制定执行的关键因素,结合典型案例,识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完善建议 |
预算 |
不超过16万元 |
执行周期 |
协议签订后十个月内完成 |
二、申报要求
1、课题申请单位应为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课题申报不面向个人;能够开具正规票据;能按照基金会财务管理要求使用项目经费。
2、课题负责人应在相关领域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具备正高级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于正高级职称)。
3、在相关领域有研究或实践经验的团队优先考虑。
三、经费支持
1、申报总预算如超过要求,则视为无效申报;
2、申报预算包括资料费、人力成本、差旅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报告制作和其他费用,具体预算由课题申报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按要求测算编制。若预算中涉及机构管理费,管理费所占预算比例不得超过10%。预算总额超标或者管理费占比超标将视为不合格申报材料。
四、成果归属
本任务所产出的研究成果将归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执行单位双方共有,且基金会有权出于公益目的使用课题项目研究成果。
五、申报资料要求
1、组织依法成立资质证明,包括但不少于:营业执照副本或信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复印件;
2、课题申报书(盖章,模板见附件);
3、相关或相似项目经验及能力证明(盖章)。
六、提交方式
上述申报资料纸质件请快递至下方邮寄地址;同时,将加盖公章的申报材料扫描电子版发送至下方联系邮箱,邮件名称为“申报单位+课题名称”。
联系人:刘女士
联系电话:010-67173592
邮箱:liukaixi@cepf.org.cn
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7层708室
七、征集时间
自即日起至2023年1月31日(以收到申报材料扫描电子版邮件时间为准)
八、征集流程
1、征集公告官网公布;
2、收集申报单位资料;
3、项目部门就申报项目进行初筛,如申报单位提交材料不满足征集公告要求,取消其申报资格;
4、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5、拟委托执行单位在基金会官网上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