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升律师生态环境法律能力,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专业委员会支持,云南省律师协会、昆明市律师协会协办的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律师生态环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云南省昆明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名执业律师参与了本次培训,线上参与人数5600余人次。

开班仪式
在10月17日的开班仪式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振刚回顾了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果。该平台已逐步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智库平台、环境公益资助平台和环境法培训平台。过去两年已成功举办了两期全国律师环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训班,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今年继续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律师群体的环境法律素养和实务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法治力量。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王振刚副秘书长致辞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阿泽新表示,近年来,云南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地方环境法规体系、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云南路径、贡献公益诉讼云南案例。本次培训选择在云南举办,既是对云南省生态法治实践的充分肯定,又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精准赋能,将为云南应对高原湖泊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挑战提供有力支持。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阿泽新副厅长致辞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塞军在致辞中介绍到,这是继2023年、2024年两期培训班之后的第三期培训,已成为律师环境法律培训的靓丽品牌。环境律师的发展正处于与时代共进步的时期,我们既是法律的使用者,也是法律的制定参与者。希望通过培训培养更多青年环境律师,为参训学员开拓眼界、树立从事环境法律服务的信心。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专业委员会周塞军主任致辞
“当前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实践对律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律师面临知识更新不及时、实务经验不足的挑战。”云南省律师协会会长万立对参训学员提出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知行合一,把培训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主动担当作为,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践行者的期望。

云南省律师协会会长万立会长致辞
本次培训围绕环境法治总体概览、律师参与环境立法、环境司法与执法实务、环境监督与公益诉讼、律师与环保组织协作机制、环境规范化管理等七大模块,邀请生态环境法治领域相关领导、专家学者、资深律师等进行了10余场专题讲座。此外,增设了律师如何为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建言献策和青藏高原烟花秀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交流等圆桌讨论环节。通过小组研讨、集中汇报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学员分析复杂环境法律问题与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授课
圆桌讨论及分组研讨
结业仪式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汪劲表示,希望各位学员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动力,积极履行公益服务承诺,为所在地环保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支持,推动环境法治在基层落地生根。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汪劲副理事长致辞
昆明市律师协会会长冀蓓红对培训班的顺利收官表示祝贺,并倡议大家将所学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实践行动,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中持续发挥法律人的专业价值与责任担当。

昆明市律师协会会长冀蓓红会长致辞
张兰律师和陆文龙律师代表全体学员发表了结业感言。他们表示这一宝贵学习平台为学员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不仅对环境法治前沿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通过案例研讨和实务交流掌握了环境法律服务的核心技能。在办理案件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得到了解答,开阔了眼界和拓展了思维,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高质量的培训机会。


学员代表发言

学员上课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汪劲副理事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专业委员会周塞军主任、昆明市律师协会会长冀蓓红会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培训是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的第三期全国律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培训法官、检察官、律师、环保社会组织成员等近2000人。未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将继续关注、支持环境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成为大家专业道路上坚实的同行者与支持者,共同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