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助背景
在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代表处等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环保民间组织能力建设基金已经开展了四期资助活动,共有18家生态环境领域社会组织获得了资助。
“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环保民间组织能力建设基金第五期以“聚焦气候变化,切实提升社会组织法律工作能力”为主题,继续开展资助活动。
二、资助对象及内容
1、在中国境内民政部门合法登记的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社会组织都可以申请资助。
2、资助目标为受助对象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法律工作方面的能力提升。资金可以用于雇佣专业的人员,团队建设,组织发展必要的办公经费等。
3、本期资助将在“聚焦气候变化,切实提升社会组织法律工作能力”主题下,分三个层级开展。为大约2-4家领先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每家提供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资助款;为大约5-10家中型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每家提供6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资助款;为大约5-10家小型或初创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每家提供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资助款。
每个受资助组织的最终资助金额,将结合社会组织的申报金额,由评审专家根据评审情况确定。
三、申报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报主体为在中国境内民政部门合法登记的,业务范围包括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内容的社会组织;
2、上一次年检结论为“合格”;
3、组织及法定代表人无违法犯罪记录。
(二)注意事项
1、申请100万人民币以上资助的组织,须成立10年以上,并在环境法律或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有实际经验和重大产出。
2、申请6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助的组织,须成立5年以上,有稳定的5名(含)以上全职员工的团队,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应对气候变化或环境法律方面有工作经验或已经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3、申请3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助的组织,须有基本的管理制度,清晰明确的工作计划,稳定的核心团队。
(三)其他
社会组织申请本期资助,则视为该组织同意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资助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跟踪、评估,并在相关工作中予以支持、配合。
四、申报资料
(一)资料清单
1、申报表(附件一);
2、社会组织能力评估表(附件二);
3、本机构2021年度工作总结;
4、本机构经理事会批准的2022年工作计划;
5、3位在本机构全职工作的核心人员简介;
6、申报机构登记证书复印件;
7、上一年度审计报告;
8、与申请资助金额对应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提交方式
申报材料请分别以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两种形式提交。
1、电子版本资料。申报材料3、4、5、8项以电子可编辑格式提
交,6、7项加盖公章后以扫描件形式提交,申报材料1、2请同时提交电子可编辑格式和加盖公章的扫描版。
电子文件请按照以上文件顺序和名称标注完整,打包文件夹压
缩后发送至wufangfang@cepf.org.cn,文件夹以申报机构名称命名。
2、纸质版本资料。需两套资料清单中全部申报材料,全部加盖申报单位公章,邮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708室,吴芳芳收,电话010-67173592。
盖章方式为首页盖章,并加盖骑缝章。
3、资料提交时间:电子版及纸质版申报资料均需在2022年4月10日24:00前提交。以邮件发出时间为准。
逾期申报无效。
五、评审
(一)形式审核
2022年4月20日前,项目工作人员就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等对申报项目资料进行形式审核。通过形式审核的社会组织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二)专家评审
2022年5月1日前,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组织相关领域评审专家,从组织能力建设需求、发展计划、预期效果等方面,对有效申报材料进行入围评审,评选出入围组织名单。
(三)入围组织公示
2022年5月5日前,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对入围组织名单进行公示。
(四)答辩评审
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组织评审专家对入围组织进行答辩评审,评审出拟资助组织名单和拟资助金额,答辩以集中或线上会议形式开展。
(五)拟资助组织名单公示
拟资助组织名单和拟资助金额将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六)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受资助组织签订资助协议并开始资助。
(七)特别说明
在形式审核、专家评审、答辩等环节期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项目工作人员可能会与申报组织就专家提出的问题或其他问题进行电话、邮件沟通。
咨询电话:010-67173592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2022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