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项目 > 环境法治建设 > 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项目 > 项目动态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项目全国律师环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结束
  为满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能源和双碳领域法律实施的迫切需求,同时为推动环保法律工作发展和为环境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专业委员会,山西省律师协会支持,山西省律师协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项目全国律师环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训班于12月8日-10日在山西太原举办。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0多名律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全体学员合影留念
  在12月8日的开班仪式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徐光理事长向参加培训的律师学员介绍了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项目的开展情况和本次全国律师环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训班的目标。徐光理事长表示:“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项目”是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2015年设立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专项基金、2016年设立的“环境损害鉴定公益基金”、2017年设立的“环保民间组织能力建设基金”基础上,整合资源,与各方合作伙伴一起,于2018年正式启动的公益项目。项目秉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精神,与以生态环境领域社会组织为主的环境法治各参与方一起,通过切实的能力提升,在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等方面通过理解和适用法律工具,发挥更好的作用,建设社会组织视角下的健康环境法治生态圈。此次专门针对律师群体开展环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是希望通过培训活动切实提升与我国环境法律工作密切相关律师群体的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也希望各位律师朋友在后续环境法律公益服务中能够帮助在地环保社会组织进一步提升运用法律工具参与保护环境的能力。
徐光理事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专业委员会周塞军主任提到,司法实践已逐渐成为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参与其中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专业法律素养在不断提高。随着诉讼环保组织专业化建设的发展,当前律师在专业领域的发挥,包括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处于发展阶段,期待通过共同的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与我国环境法律工作密切相关律师群体的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
周塞军主任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山西省律师协会高剑生会长在致辞中提到,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山西省要做的一道必答题。本次培训,顺应了广大环境律师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能源和双碳领域法律服务专业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希望参训律师通过本次培训提升环境法律服务能力,在学习和实务研讨中建立友谊,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共同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高剑生会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培训班上,授课专家围绕环境公益诉讼理论与立法实践、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务、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律师实务及环境律师的社会责任四个板块16个主题的课程内容展开阐述。本次培训邀请了理论与实务经验一流的专家,从生态环境部、法院系统、高校法学院的专家学者到长期从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资深律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环境公益诉讼涉及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具体案例以及律师实务经验。
 

 

专家授课
  律师学员们还共同探讨了环境热点问题,分享了如何开展环境公益行动。学员们的热情参与、积极发言、深入探讨,都使得本次活动充满了活力和深度。
圆桌会议

 

学员针对具体案例讨论分享

  12月10日下午的结业仪式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王振刚副秘书长表示此次培训见证了“环保人”和“法律人”的汇聚。让“环保人”和“法律人”有了共同的目标——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保和法律,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环保人追求的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法律人则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和维护公共利益。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王振刚副秘书长在结业仪式上致辞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与能源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律师协会业务创新与指导工作委员会主任李艳红指出,本次培训“干货满满”,使全体参训律师感受到专家学者、律师对环境法律工作的热忱,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希望参训律师能够以本次培训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环境法律专业素养,积极投身环境保护法律事业,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法律力量。
李艳红副主任在结业仪式上致辞
  付华律师和谢鹏律师代表全体学员发表了结业感言。代表学员们对主办方表示了感谢,他们表示本次培训使他们对环境保护立法、环保民事公益诉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谢鹏律师表示此次培训对于作为环保公益律师的他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培养和历练。

 

学员代表在结业仪式上发表感言
培训学员上课中
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线下参训人员170余人,线上参与人数6200余人。此外,参训律师学员需承诺为所在地社会组织提供50小时的公益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环保社会组织运用法律工具参与保护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