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中国慈善联合会在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联合发布了《生态环境类公益慈善项目资助方法和绩效评估研究报告》。发布会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张晓青主持,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振刚致辞,中国慈善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金征解读报告,近百位社会组织和媒体代表参会。
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为慈善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生态环境类公益慈善项目的开展数量和资助金额均呈增长趋势,资助工作和项目绩效评估的标准化、规范化成为一个迫切的命题。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振刚致辞
王振刚致辞表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是生态环境领域的全国性慈善组织,为了推动生态环境类公益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联合中国慈善联合会和专家团队,聚焦资助方法和绩效评估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发挥好基金会的资源平台优势,做爱心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和生态环境之间的桥梁,做更有智慧的项目资助。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张晓青发言
张晓青表示,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命题。中国慈善联合会将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慈善组织一道,广泛合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创新实践,为新时期我国环保和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慈联研究部副主任金征解读研究报告
报告通过数据统计、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较为系统、全面地给出了解决之道。报告从目的、方式、主体、对象、范围等五个维度,从选择、管理、支持三种策略,对项目资助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实证分析。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美团外卖联合发起的“青山公益自然守护行动”资助的28个生态公益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过程的规范性、专业性、有效性、创新性,到项目成果的质量成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角度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绩效评价,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参考、可借鉴的评估标准。
研究团队认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全国性慈善组织,不仅在自身公益项目上坚持长期主义,坚持不懈创新,坚持精耕细作,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还致力于服务于环保公益领域发展大局,培养基层组织、参与法治建设、支持科学研究,真正起到了龙头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的作用,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美团外卖合作开展的“青山公益自然守护行动”项目,是生态环境类慈善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的典型案例,项目创新性地将互联网平台、平台商户、平台用户、基金会、基层慈善组织、基层社区、受益地区、受益群众等多元主体有机结合,围绕生态保护和修复、保护地周边社区生计替代和保护地一线科研实践等多个方向的生态环境实践工作,同时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我国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充分体现了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在响应国家战略、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社会需求、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家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全国性5A级公募基金会,开展了诸如“迈向生态文明 向环保先锋致敬”“青山公益自然守护行动”“环保民间组织能力建设” “一汽-大众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等众多资助项目。本次的生态环境类公益慈善项目资助方法和绩效评估研究课题是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美团外卖青山公益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开展的一项专题研究。除了在慈展会上发布的研究报告,该研究课题还产出了《生态环境类公益慈善项目资助工作指引》《生态环境类公益慈善项目绩效评估标准》《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评价方法及评估标准》等三项团体标准草稿。